研究生教育

博士培养

600cc大白菜官网硕博(本博)连读生培养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5-03-28 浏览次数:3541

学科代码:0802082503    学科专业名称:机械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

一、研究方向

1. 机械工程学科:

1.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                         2. 微纳制造技术

3. 特种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技术                  4.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5.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6. 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

7. 现代传感与测试技术                           8. 流体控制及自动化

9.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10. 特种传动智能设计及控制

11. 摩擦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12. 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13. 振动与噪声控制                              14. 生物机械工程

15. 生产系统自动化技术                          16. 生产系统工程管理

17. 车辆动力学及控制                            18. 车辆先进制造技术

19.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20. 车辆电子与控制

2.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

1. 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                            2. 航空宇航高效精密制造技术 

3. 空间机器人技术                                4. 宇航特种加工技术

5.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6. 飞行器地面模拟与测试技术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XW

公共

学位课

(GXW)

≥9学分

B0800000Q

思想政治理论课

54

2

秋春

博士生第一外国语

64

2

秋春

S0612039Q

现代数学基础

32

2

S0612040Q

数值分析

32/8

2

硕士生

基础课

(选6-8学分)

与硕士专业课合计

10学分

外院课程应选1-2

S0611049Q

数学物理方法

32

2

外院

S0400001Q

高等热力学

48

3

外院

S0611001Q

高等量子力学

48

3

外院

S0400041Q

高等流体力学

48

3

外院

S1300005C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48

3

外院

S0506003Q

电磁场理论

32

2

外院

S0118008Q

高等动力学

32

2

外院

S0200001Q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48

3

S0200004C

实验方法及数字信号分析处理

32

2

S0200024Q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S0200002Q

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S0200005Q

微分几何建模及应用

32

2

S0200008C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S0200038C

摩擦磨损理论

32/4

2

硕士生

专业课

(选2-4学分)

与硕士基础课合计≥10

S0200009C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32

2

S0200010C

数字化制造技术基础及其应用

32

2

S0200012C

现代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32

2

S0200011C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32

2

S0200014C

传感技术

32/8

2

S0200015C

机器人技术

32

2

S0200016Q

液压伺服系统

32

2

S0200039C

机构综合

32

2

博士生学科学位课

2学分

B0200001C

机电系统现代控制及其自动化技术

32

2

B0200002Q

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

32

2

B0200007C

现代机电系统工程学

64

4

系列

B0200012C

空间几何建模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2

2

B0200013C

机械系统动力学

32/4

2

B0200016Q

高等机构学

32

2

B0200023C

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

32

2

B0200024C

现代车辆控制技术

32

2

选修课

X

硕士生课

S0200017Q

机械制造自动化现代技术

32

2

  

S0200020C

机械制造自动化机构及其应用

32

2

S0200018C

机械优化设计

32

2

S0200022C

先进电火花加工技术与实践

32

2

S0200048Q

仿生机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32

2

S0200032C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

32

2

S0200051C

智能制造系统概论

32

2

S0200052C

航天材料与工艺可靠性技术

32

2

S0628023C

生物力学

32

2

S0200027C

现代液压控制工程

32

2

S0200026C

气动技术

32

2

S0200030C

键图建模与仿真

32

2

S0200025C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32

2

S0200029Q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

16

1

S0200054Q

先进液压传动技术

16

1

双语

S0200040C

现代润滑理论与技术

32

2

双语

S0200044C

弹性机构动力学分析

32

2

S0200042C

仿生机器人及其智能运动控制

32

2

专题课

S0200047C

机械结构稳定与非线性分析

32

2

S0200057Q

纳米摩擦学

32/6

2

S0200060C

微纳制造技术基础

32

2

S0200061C

微细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原理及系统设计

32/6

2

S0200062Q

硬脆材料的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

32/2

2

S0200063C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其精密工程应用

32/6

2

S0200033Q

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32

2

双语

S0200065C

质量工程学

32

2

S0200067C

人因工程

32

2

S0200035C

自由曲面建模理论与技术

32

2

S0200036Q

先进制造企业及先进制造系统建模

32

2

双语

S0200049Q

生产运作与管理

32

2

S0200071C

汽车零件精密成形技术

32

2

S0200072Q

大型曲面零件成形

32

2

S0200073C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32

2

S0200100C

机械工程专题讲座

8

2

B0200003C

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及纳米技术

24

1.5

B0200004Q

微细与特种加工技术

24

1.5

B0200005Q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24

1.5

B0200006C

虚拟制造技术

24

1.5

B0200008C

机电系统新技术概论

32

2

系列

B0200009C

电液伺服系统

32

2

B0200010C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32

2

B0200011C

气动元件与系统新技术

32

2

B0200014C

智能设计

32

2

B0200015C

现代摩擦学理论与控制技术

32

2

B0200017C

仿生原理与仿生机械

32

2

B0200025C

先进制造技术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26C

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27C

机器人技术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28C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29C

工业工程领域的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30C

航空宇航制造技术新发展

32

2

系列

B0200031Q

球面解析理论及空间单环/多环机构学

32

2

B0200032Q

生物机械工程

32

2

B0200018C

汽车系统工程

32

2

B0200019C

新能源车辆概论

32

2

B0200020Q

现代汽车新技术

32

2

B0200021Q

车辆系统振动理论与控制

32

2

B0200022C

现代汽车车身成形理论与技术

32

2

B0200023Q

汽车车身设计与结构分析

32

2

博士生

必修环节

综合考评

1

开题报告

1

中期检查

1

学术活动

1

21

社会实践

1


1. 硕博、本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硕博、本博连读研究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综合能力和水平考试,重点考核研究生是否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具有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资格考试一般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资格考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a思想素质

应具有热爱科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

b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

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

c研究工作能力

应具有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资格考试由各系、所、中心组织,成立资格考试专家组进行具体实施。资格考试专家组由相关领域5~7位教授职称的教师组成,组成名单由各系、所、中心提出报学院批准备案。考试形式可以为面试或面试加笔试。考试大纲和考试时间由各系、所、中心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2.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选报博士生导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对已选导师不是博士生导师的学生可以在系、所、中心内进行导师调整。

3. 通过资格考试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校将其作为相应年度录取的博士生上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未通过资格考试者,按硕士生培养计划进行后期工作,并需退还其已得到的博士生待遇与硕士生待遇的差额。

4. 硕博连读研究生从入学后第二年开始享受博士生待遇,同时,学校鼓励博士生导师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有关事宜由学生与导师直接联系。

5.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是一份相对完整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一阶段的总结报告。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在填写《博士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结果》的同时,填写《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阶段工作的评议意见》。评议通过者,可在博士学位论文结束获得博士学位论文的同时获得硕士学位。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第6学期结束前完成。

6.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其它要求与全讯官网对博士生的要求相同。